hth华体会hth华体会新材料产业是制造强国的基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很多领域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撑,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已然成为材料中的后起之秀,在当今乃至未来的世界都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每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背后必然有一群默默的奉献者,兢兢业业,克服重重困难,常冠军就是这无数人中的一员,且沉迷其中,乐而忘返。
1982年,常冠军出生于山东省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从小奔波于山野田间的他深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通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常冠军考取了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自己的恩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恩师的帮助下hth华体会,常冠军逐渐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本科毕业后,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常冠军选择继续跟随恩师在青岛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彼时的他已经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研究生二年级时,他便成功地合成了力学性能更高、溶解度更好的新型高性能聚合物,并发表在了高分子科学领域期刊《大分子》(Macromolecules)上,此论文获得了青岛市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在恩师的推荐下,常冠军独自来到远在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参与联合培养。
面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工程对于靶丸夹持薄膜、封口薄膜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高要求,以及国外对于高性能聚合物的垄断hth华体会,常冠军下定决心攻破难题,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也就此和绵阳科技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博期间,常冠军成功制备出玻璃化转变温度高、韧性和力学性能优异、溶解性能更好的新型可溶性耐热高分子材料,为高性能可回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常冠军博士生毕业,怀着服务国家、建设西部的理想选择继续留在绵阳,来到西南科技大学任教。
工作后,常冠军立志攻克聚合物材料强度和韧性不能同时提高的关键难题,他比从前更为努力,几乎每天都是在凌晨才离开实验室。有时候,他也会迷茫,思考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但与此同时,他也经常坚定地告诉自己:“做科研就是要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就这样,常冠军在一次次的自我怀疑中反而变得愈发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5年,常冠军关注到了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阳离子-π作用,便开始着力于研究聚合物链间动态阳离子-π相互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常冠军成功合成了同时含有吲哚和吡啶基团的功能聚合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均得以提高,力学性能也得到较大提升。此项目的研究使得常冠军深刻认识到新型非共价键在构筑高性能聚合物中的重要作用。
2016年,常冠军所研究的采用动态金属配位的方式构筑高性能交联聚合物再次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成功构筑了系列交联密度可调的高强度多功能聚合物材料,并且实现了重铸和循环利用。此项目的深入研究,为开发出一类具有高实用价值的新型高性能可循环的聚合物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常冠军已被评为副教授hth华体会,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继续突破自己的研究,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常春藤高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交流学习,这也是西南科技大学教师首次出访这一学校。
2018年,西南科技大学获批了四川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此同时,材料学科的一项重大成果也令大家眼前一亮:常冠军原创性地提出了“点-面”动态阳离子-π交联模式用于构筑高强韧、可回收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为构筑新型高性能聚合物提供了新思路。
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影响因子为30.849,这是西南科技大学首次在这一期刊上以第一通讯单位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科技日报》指出,这一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在热固性高性能聚合物回收再利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成果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常冠军也因此被破格评为教授,成为西南科技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虽然从副教授晋升至教授,常冠军仅用了2年,但他深知,今天的成果是他过往十几年来的积累,唯有厚积,才能薄发,他并没有沉浸在一时的荣誉中,而是从容地走向下一个难题。
师者,国之大者。自从走上三尺讲台,常冠军从未忘记教书育人是国之大事,他的“匠心”不只体现在科研领域,同样也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
对于学生的培养,他总是不惜倾注大量心血。课堂上,他秉持科研辅助教学的理念,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他幽默风趣却又严谨细致的课堂早就成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课堂之一。即使成为教授后,常冠军依然每天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也关注学生生活上的困难。
“做工作高效高质、做研究细致严谨、做师友和蔼可亲”,这是学生们对常冠军的评价。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甚至有同学放弃名校的保研资格,选择攻读常冠军的研究生。而常冠军也没有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经常在白天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晚上陪着学生修改论文到凌晨两三点。
在他的潜移默化下,课题组的学生都知道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才是科研的态度。常冠军培养的研究生很多都去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现如今,常冠军的成果“可循环芳杂环高性能聚合物制备技术创新及应用”已经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且形成了完整的专利集群。此成果突破了聚合物强度和韧性难以同时提高的难题,也解决了传统聚合物难以回收造成的环境污染。
常冠军所设计开发的新一代高强韧聚合物薄膜材料在核靶实验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得到了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和惯约中心的高度认可,成为推动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工程实验进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与此同时,常冠军坚持用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人民,他将这一技术推广到四川一诺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用于生产系列高性能可回收热固性树脂产品,产品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且实现了热固性树脂的可回收,符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常冠军依然满腔热忱,不断进行新的突破。不久前,他通过以啉二酮(TAD)-吲哚加合物作为干态动态共价交联聚合物中的交联点,使材料能够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显示实时可逆的应力响应行为,此成果成功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为设计新一代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提供了全新策略,为这一领域内材料的研发和运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未来,常冠军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进行动态键驱动高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不断地攻克难题,从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常冠军,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助理教授,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科技菁英、中国科技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围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国家重大工程和军民融合战略,长期致力于动态键驱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装备预研、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纵向基金20余项。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6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在构筑高强韧聚合物薄膜领域形成了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