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保险业季度观察hth华体会报(2022年第2期)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3-02-07
 2022年一季度,我国保险行业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保险业务市场集中度仍较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等因素影响,部分人身险企业开门红动能不足;但得益于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叠加非车险业务较快增长,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有所上升;2022年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保险公司的资本质量,但相应的规则Ⅱ的实施及一季度资本市场行情走低等因素,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

  2022年一季度,我国保险行业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保险业务市场集中度仍较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等因素影响,部分人身险企业开门红动能不足;但得益于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叠加非车险业务较快增长,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有所上升;2022年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的实施进一步夯实了保险公司的资本质量,但相应的规则Ⅱ的实施及一季度资本市场行情走低等因素,均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带来较大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整体承压。展望未来,人身险行业仍在持续优化转型,健康险及养老产业持续向好发展;车险发展趋稳,非车险业务收入占比或将持续提升;规则Ⅱ的实施将不断强化保险风险管理,但其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水平及资本补充压力等带来的影响仍需保持关注;此外,监管发布一系列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促进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hth华体会,推动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整体看,我国保险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1.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及多点爆发,代理人渠道持续受阻叠加居民保险消费需求冲击,人身险行业保费收入有所下滑,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变动情况需保持关注。

  2.得益于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等因素,车险业务保费规模回升,加之非车险险种保费收入较快增长,财产险行业保费收入有所上升,但考虑到疫情及东航事件影响,仍需关注大型财产险公司2022年赔付支出及盈利实现情况。

  3.规则Ⅱ实施对多数险企偿付能力充足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加之2022年以来受资本市场行情走低影响hth华体会,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波动一定程度上侵蚀所有者权益,亦对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在保险公司业务经营持续发展背景下,需关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变动情况及其资本补充压力。

  4.受资本市场波动及险企投资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2022年一季度主要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承压,考虑到目前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未来需关注险企投资收益实现情况。

  1.保险行业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同时随着国民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健康险业务收入增速及占比持续增长,未来有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经过多年发展,人身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转型已初见成效,加之我国社会养老三支柱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社会养老产业或将迎来持续向好发展。

  3.车险综合改革已基本符合预期,车险业务发展趋稳,加之随着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非车险业务或将保持较快增长,推动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4.规则Ⅱ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保险公司资本质量,不断强化保险风险管理,且险企可根据自身情况向银保监会申请其过渡期政策,有助于保险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发展。

  5.2022年以来,监管发布一系列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涉及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保险资金投资管理、商业养老金融、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等方面,促进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

  2022年一季度,我国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有所下滑,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规模及占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均有所提升,但健康险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22年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多点爆发,代理人营销渠道持续受阻叠加代理人队伍缩减,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滑。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居民对长期保障型健康险的需求持续增长,健康险保费收入规模及占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均有所提升。2022年一季度,我国保险业实现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滑3.07%。其中,普通寿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1万亿元,同比下滑4.77%;健康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0.32万亿元,同比增长3.46%,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人身险行业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头部险企排名相对稳定,部分险企市场排名有所变动。2022年一季度,人身险行业市场集中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2022年一季度市场份额排名前10的人身险公司市场份额合计在63%左右。头部险企依托于产品体系、销售渠道、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在监管趋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排名来看,2022年一季度前四大人身险公司市场排名保持稳定;从保险业务收入增速来看,2022年一季度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呈负增长态势。

  2022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车险业务规模同比有所回升,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非车险险种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对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的贡献度持续提升。

  2022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销量合计553.8万辆,同比增长9.10%,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车险业务收入规模有所回升。2022年一季度,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实现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8.09%,一定程度上推动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的上升。2022年一季度,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226亿元,同比增长10.94%。产品结构方面,商业车险仍然是财产保险中占比最高的险种;健康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等非车险险种保费收入的较快增长,对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的贡献度持续提升。2022年一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814亿元,同比增长19.49%,为财产险公司的第二大险种;责任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4.22%。

  财产险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不大,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险企排名稳定。2022年一季度,保费收入排名前10的财产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在85%左右,其中前3大财产险公司市场占比保持在60%以上,市场集中度高。从保险业务收入增速来看,2022年一季度排名靠前的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均呈较好增长。

  再保险行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与国外相比,我国再保险行业发展较晚。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数据,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中国境内共有14家再保险公司,包括6家中资再保险公司及8家国际再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近年来,在直保业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再保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业务规模增速整体大于直保行业。2022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及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保持市场排名前2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成立,注册资本161亿元,主营农业险再保险业务,2022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已跃居于市场第三位。

  根据银保监会于2021年1月修订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需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以及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才属于偿付能力达标公司;同时银保监会将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为重点核查对象,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上述保险公司报送的其他偿付能力信息和数据进行核查。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以下简称“规则Ⅱ”),保险业从2022年一季度起,偿付能力季度报告的编制将全面实施规则Ⅱ。截至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均陆续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情况,此次保险行业偿付能力情况为规则Ⅱ框架下的首次披露。

  规则Ⅱ进一步严格了保险公司资本认定标准,强化核心资本的损失吸收能力,要求计入核心资本的保单未来盈余的占比上限以及按照剩余期限对保单未来盈余进行资本分级;完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的认可标准,有利于防止高估偿付能力;严格财务再保险业务对实际资本提升的效应条件。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测算,2022年一季度,我国保险公司核心资本金额较上年末减少约30%,占全部资本的比例由2021年末的95%下降到67%,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核心偿付水平将受到较大影响。此外,2022年以来,由于资本市场行情走低,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收益波动一定程度上侵蚀所有者权益,亦对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从已披露的偿付能力数据来看,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24.2%、150%,分别较上年末下降7.9个百分点和69.7个百分点。

  从各类保险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数据来看,规则Ⅱ对人身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影响较大;而由于利率风险计量方法的调整,部分人身险公司的市场风险最低资本减少,偿付能力充足率有所上升。规则Ⅱ对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产生较大影响,二者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率整体高于人身险公司,同时部分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已不达标,未来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在已披露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的保险公司中,由于风险综合评级为C,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付能力不达标;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负值,已严重不达标,风险综合评级为D;此外,个别保险公司尚未披露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hth华体会

  整体看,在规则Ⅱ的影响下,我国保险业整体偿付能力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的监管红线。此外,对于受规则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长期来看,规则Ⅱ将更加科学、有效计量保险公司资本,引导保险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回归保障本源;同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会保持在合理区间。

  截至2022年6月末,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合计51家,其中,人身险公司34家、财产险公司12家hth华体会,再保险公司3家,保险集团2家。2022年二季度,共有3家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3家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结果发生调整,具体情况见表8和9。

  此外,2022年8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核心要素、发行管理等规定,自2022年9月9日起实施。推动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是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提高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水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风险防范化解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优化金融体系结构。

  2022年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及保险公司发展策略影响,几大主要上市险企的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财产险公司业务表现方面,受乘用车市场回暖影响,车险业务保费规模有所回升,非车险业务亦呈较快发展趋势;整体上市险企的可运用保险资金规模有所增长,但受一季度资本市场波动及企业资金配置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整体投资收益率水平承压。

  2022年一季度,几大上市险企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及多点爆发导致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长承压,但整体保持稳定。根据A股五大上市保险集团及H股上市中国太平公开披露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性反复及多点爆发对代理人渠道受阻和居民保险消费需求冲击影响,多家险企人身险公司开门红动能不足。具体数据表现方面,2022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人寿保费收入同比出现一定程度负增长情况;得益于银保渠道新单保费的较快增长,太保人寿和新华人寿保费收入同比有所增长;此外,人保寿险提升个险销售队伍质态,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整体保费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其他上市险企。2022年一季度,几大上市险企人身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规模保持稳定,未呈现大幅收缩。

  2022年一季度,得益于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车险业务保费规模回升,加之非车险险种保费收入较快增长,同时得益于上市险企的头部效应、较好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产品结构,几大上市险企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均有所增长。根据A股五大上市保险集团及H股上市中国太平公开披露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平安财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回升,推动其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平安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28%,增速与行业平均基本持平;人保财险及太保财险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呈增长态势,同时得益于健康险、农险、责任险等非车险类业务的较好发展,带动其保费收入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太平财险保费收入保持增长。

  2022年一季度,上市保险集团整体资金运用规模略有增长,受资本市场波动及险企资金配置策略调整等因素影响,整体投资收益水平承压。根据A股五大上市保险集团公开披露2022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几大上市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资产规模整体略有增长(见图3),其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4.60%、3.05%、1.23%和0.02%,此外,中国人保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下降0.12%。投资收益表现方面,一方面由于险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不断加大长久期固定收益类资产投放力度,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优化资产配置,投资策略趋于稳健;另一方面,2022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市场利率维持低位震荡,导致险企投资收益率承压(见图4)。

  hth华体会

  2022年一季度,我国保险行业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保险业务市场集中度仍较高;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人身险企业开门红动能不足,但得益于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叠加非车险业务较快增长,财产险行业保费收入有所上升;规则Ⅱ的实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加之资本市场行情走低导致部分险企权益类资产波动侵蚀所有者权益,亦对偿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率整体承压。展望未来,人身险行业持续优化转型,随着国民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以及社会养老三支柱体系的不断完善,健康险及养老产业或将持续向好发展;财产险行业车险发展趋稳,非车险业务收入占比或将持续提升;规则Ⅱ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夯实保险公司的资本质量,不断强化保险风险管理;资金运用方面,险企将持续审慎资产配置策略,但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险企投资收益水平或持续承压;此外,监管发布一系列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促进保险资金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综上所述,联合资信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保险行业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1]本文中主要上市险企指A股五大上市保险集团及1家H股上市保险集团,分别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其旗下人身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分别简称“平安人寿”及“平安财险”)、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其旗下人身险公司亦简称“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其旗下人身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分别简称“太保人寿”及“太保财险”)、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其旗下人身险公司亦简称“新华人寿”)、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其旗下人身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分别简称“人保寿险”及“人保财险”)以及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其旗下人身险公司及财产险公司分别简称“太平人寿”及“太平财险”)。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资信”)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7月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为现名(英文名称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

  联合资信是目前中国最专业、最具规模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用评级和评估、信用数据征集、信用评估咨询、信息咨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员培训。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多边机构、国家主权、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评级,对上述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结构化融资工具的评级。

  公司业务资质齐全,已经完成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可,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理事单位,具有从事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的资信评级业务资格。